新闻 家居设计 娱乐八卦 汽车新车 房产楼市 科技电脑 教育高考 财经股票 女性时尚 健康养生保健 游戏新游 滚动

一行三会归并 央行能否主导存争议

http://hxianet.com    2015-12-09 16:30   新闻来源:光明网    

  金融监管“巨无霸”来了?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劳佳迪 | 上海报道

  时隔22年,方才已往的11月再度成为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改良最鼓点密集的一个月。

  1993年,国务院宣布《关于金融体制改良的决定》,为分业监管体制奠基根本,金融监管开始策划从央行“大一统”走向“四分天下”的花样。待厥后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相继落地,这一策划历程整整延续了10年之久。

  今年11月以来,越来越壮大的呼声环绕着金融监管由“四分天下”回归“大一统”的体制改良。从写入月初发布的“十三五”计划建议,到国务院新闻办吹风会上流露讯号,再到“人民币先生”周小川在月底的亮相,重头部委几乎集体开腔发声,关于顺应新形势的金融监管体制改良的顶层设计动静不绝。

  据记者了解,目前主流的设计方案分为两种:一是“一行三会”(指央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归并,创立金融监管局;另一种是由央行牵头创立监管协调机制。无论哪一种,中国金融监管体制都将冲破“九龙治水”的现状,金融监管名副其实的“巨无霸”可能应运而生。

  最高决策层为改良“站台”

  11月4日面世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百姓经济和社会成长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修改现行金融监管框架的决策意图首次明确地跃然纸上。个中,“改良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成长的金融监管框架”、“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笼罩”的表述,被遍及解读为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改良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5天之后,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吹风会上,中央财经带领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提到,要对现行金融监管体制进行改良,具体改良方案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制定。再次坐实了现行“一行三会”的监管模式将迎厘革,并浮现出最高决策层的重视水平。

  11月13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果真建议,要把“一行三会”归并为统一的综合监管机构,设立中国金融监督打点委员会。

  更细节的亮相出自央行行长周小川11月25日刊发在《人民日报》上的《深化金融体制改良》一文。作为“一行三会”中最焦点的机构掌舵者,周小川撰文强调,将“加强金融宏观审慎打点制度建设,加强统筹协调,改良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成长的金融监管框架”。

  市场据此判断改良步履已近。

  “强化综合经营监管,实现新型金融业态监管全笼罩。强化对金融控股公司,以理工业品、私募基金、场外配资等为代表的跨行业跨市场交叉性金融业务监管全笼罩。”周小川在文中如是写道。

  而近几年金融业态的变革正是金融监管体制思变的重要内因,目前由多头多级监管机构卖力差异监管规模的模式已不再合用于金融混业经营的现状。

  处所银监部分的一位权威人士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阐明称:“已往金融机构业务的交叉很少,分业监管体制诞生于我们国度金融体系还很稚嫩的阶段,优势是能够阻止金融风险在差异金融机构之间的通报。”

  由于金融创新的不绝成长,不绝有新的金融衍生品呈现和金融业务交叉。“好比银保渠道可以在银行柜台出售分红类保险产物,在分业监管的制度下,是由银监会和保监会别离卖力,存在反复监管和监管盲区。”上述人士汇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再好比不绝呈现的网络金融公司、金融控股集团等,金融业务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恍惚,现有的分业监管体制显得力不从心。”

  记者注意到,原先传统的以保险业务为主的公司如今旗下综合了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互联网金融、租赁业务等,很多银行也成长成了拥有浩瀚金融衍生品的投融资平台,彼此渗透的跨界混业经营与现有分业监管体制已经不相兼容。

  一位在银行从业凌驾20年的资深人士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暗示,“现有体制下,央行在执行钱币政策的同时仍然具有监管职能,和‘三会’的监管职能存在必然重叠,好比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对央行和银监会上报同样的报表,金融机构产生的风险事件、案件也同样要上报差异监管机构所对应的监管部分,这就造成了反复监管,效率低下。”

  A股震荡加码改良决心

  有媒体称,直到今年6月发作的A股深度调解,才倒逼决策层加快改良的步骤。尤其是A股这一轮清配资、去杠杆,财富成本、私募、高净值客户,主要回收两融、伞形信托和单一布局信托东西;散户主要回收互联网平台和系统分仓模式的东西,都凌驾了传统金融生态笼罩的品种。

  可以统计的是,巅峰时期两融余额有2.3万亿元,机构估量场外配资范围约1万亿元。而信托的监管权在银监会,两融的监管权在证监会。杠杆资金范围毕竟几多却无从得知,具体投向也很难追踪,在实际清理配资中,券商和信托的一些口角也袒露了分业监管的软肋。

  央行观测统计司司长盛松成曾撰文指出,金融业分业监管已无法适应混业经营的需要,许多短期资金成为海内游资,在各金融市场寻找套利时机,成为这一轮股市大幅震荡的重要助推力。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观测还发明,A股深度调解时期配资过热的配景就是它还处于法令缺失的真空地带,其时一支“生力军”就是P2P网贷平台,至少有20多家P2P公司涉及配资业务,好比富门理财、六合成本等,通过APP 10分钟就能完成配资。其时温州范围大的在线资金凌驾了10亿元。

  而P2P却是现有监管体制下的盲点,因为是新兴的金融机构类别,行业的监管细则迟迟没有出台,配资平台在配资历程中资金使用的不确定性也增加了平台风险,这些都加大了现有监管体制的运行难度。

  据记者了解,配资人将资金打入由P2P平台打点的账户内,P2P平台可以随时动用个中的资金,资金池就此形成。银监会固然曾对P2P平台成立资金池严厉禁止,想要规避资金池形成后存在卷款跑路的可能性,但由于同时涉及成本市场运作,监管效力并不明显。

  学者宋清辉暗示,“单靠银监会、证监会一己之力难以实现对互联网金融、私募基金等配资模式进行全面监管,这就需要多个部分的协作,因此很是有须要成立超等金融监管机构。”

  方案之争

  除了将“一行三会”归并这一方案之外,也存在另一种方案,就是保存“一行三会”,在其之上创立一个金融监管决策委员会,同时确立央行在金融业监管中的主导职位。目前舆论对付两种模式的黑白之分相持不下。

  有人担心,如果将“一行三会”归并创立监管“巨无霸”,可能形成监管垄断。记者了解到,当前实行的多个监管机构分业分层的金融监管体制下,中央和处所多个监管机构拥有差异的监管权力,“三会”及其派出机构之间、各处所当局金融打点机构之间存在竞争机制和仿照动机,其实是有利于防备呈现监管垄断的,未来走向“大一统”确实存在垄断之虞。

[责任编辑:参谋长]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篇文章:一行三会归并 央行能否主导存争议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谢谢合作!

  • 热点新闻
  • 推荐阅读
    新闻图集
    猜你喜欢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er_articl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