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期艺术品保藏计谋该如何转向?
在广州融熙文化和广东艺时代配合举办的“2015全球艺术品岑岭论坛·广州”上,除了刘益谦、朱绍良和翟建民等国际和海内的保藏大鳄在媒体面前大吸眼球外,海内外顶级拍卖行有关卖力人的呈现,亦引发业界人士高度存眷。尤其是在海内艺术品行业遭遇隆冬的环境下,整个市场的未来成长将往那边去?保藏家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和战略来应对未来可能呈现的风险和机遇?
作为引领整个二级市场交易风向的主要拍卖企业,他们方才经历如火如荼的秋拍,其概念与上半年对比又有哪些变革?南方日报记者特意梳理了佳士得亚洲区总裁魏蔚、苏富比亚洲区行政总裁程寿康、英国邦瀚斯拍卖行中国区首席代表俞红雨和广州华艺国际拍卖公司董事长李亦非的发言,期望对藏家有所参考。
佳士得亚洲区总裁魏蔚: 新买家不要指望一夜暴富
佳士得香港秋拍方才结束,魏蔚就赶来参与广州艺博会。她坦承,这次来才获悉广州国际艺博会已经有20年历史。在主题发言中,魏蔚主要与在场的观众讨论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目前国际上塑造艺术界的到底是哪些弄潮儿,二是买家们到底在买些什么。
据魏蔚介绍,目前是由拍卖行、艺博会、画廊、平台商和博物馆五股力量在敦促整个艺术品市场生态圈的成长。
其一是拍卖行。已往10年,海内拍卖行成长相当迅速,在全球排名前十的拍卖行傍边,中国的占比已经很是大。
其二是艺博会。近年艺博会已经成为很重要的潮水,如香港巴塞尔,上海021,广州艺博会。
其三是画廊。广州、香港知名的画廊可能有上百家,此刻国际上也有些画廊来香港抢滩,对象方的交流很是频繁。
别的是交易平台和博物馆。近两三年博物馆的涌现如雨后春笋,已经成为艺术圈的主要力量。跟海外许多美术馆一样,他们正在成为艺术品教育基地,对整个生态圈的健康成长很是有利。
那么,目前各人都在买什么对象呢?魏蔚引用了佳士得的一组数据:2014年该公司全球总成交84亿美元,个中1/3在亚洲,折合人民币约为150亿元。这150亿元,仅有约50亿元是在香港成交的,其余100亿都是亚洲藏家在外洋购置的,譬如龙美术馆保藏的莫迪利亚尼《侧卧的裸女》,万达保藏的毕加索《两个小孩》等等,作品都流向了亚洲。这说明中西方的交流早就产生了,此后,这更会是一种势不行当的趋势。“这并不暗示亚洲藏家在放弃亚洲艺术,而是各国藏家都将在立足于本土文化的根本上放眼国际。未来,对象方的交流,我相信长短常健康的。”
她同时提醒新手买家,保藏应以喜爱为出发点,而不能指望一夜暴富:“暴利是因为信息差池称而发生的,此刻已处在一个信息社会,今天产生的拍卖功效,几分钟后全世界都知道,再不会有那么大的暴利空间。”
苏富比亚洲区行政总裁程寿康: 艺术品投资要有风险分派意识
针对部门业界人士所说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外国人买进了许多中国今世艺术作品,而此刻都在抛售、散货”的概念,程寿康暗示很是不认同。据他介绍,在2013年苏富比秋拍上,曾梵志的《最后的晚餐》拍了1.8亿港元,其时他正在担当电话委托,就遇到一个外国藏家与其竞价,而且最后乐成把该作品“抢走”。“说老外不再保藏中国今世艺术,这种概念差池。”
谈到对中国保藏家的印象时,程寿康暗示,中国藏家大多热衷于买中国“国宝”,不管是内地,照旧香港,甚或是在其他亚洲地域的中国藏家,近几年固然涌现出一股购置西方艺术品的趋势,但并不普遍,只有很少数、有勇气的人去买西方艺术品。
拍卖场上作品无数,什么样的艺术品更有投资和保藏价值?在程寿康看来,首先作品必需具有稀缺性和历史性。他举例说,《放下你的鞭子》这幅画,其时成交价为7000多万元。“这幅画可能你看上去不觉得怎么样,但其背后历史的重要性会令作品自己具有很是大的价值”。其次就是潮水性,许多画二三十年前不怎么样,此刻潮水来了,价格才应声而起。
在谈到保藏与投资的干系时,程寿康认为,有些人猖獗购置艺术品,只是纯粹用来赚钱,这长短常不健康的。投资者不能简单地以为此刻楼市、股市呈现了风险,就应该把资金转向艺术品去赚钱。不是所有的艺术品都可以实现保值和增值,“抱有投资目的的买家,必然要有风险分派意识,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面,你若真有足够的钱,就应该在股票、房地产、艺术品等差异的投资品中间各有分派。”
英国邦瀚斯拍卖行中国区首席代表俞红雨: 中国藏家实力迅速提升迸发力量势不行当
与苏富比和佳士得对比,邦瀚斯在海内保藏家眼里可能比力陌生。其实,邦瀚斯创立于1793年,是一家有着222年历史的老牌拍卖行,在全球拍卖业排名第三。2007年,邦瀚斯开始进入香港,近几年才在北京创立服务处。俞红雨说,目前该公司正在努力用他们的学术研究来敦促保藏市场的健康成长。
“邦瀚斯在对教育新的藏家方面起了很是重要的感化,我们亚洲的主席在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都常常性地做许多讲座,同时在上海博物馆专门做过关于中国瓷器方面的讲座。”俞红雨汇报南方日报记者,2012年该公司主席亲自签署了相关协议,将在大英博物馆生存的大维德基金会藏的中国瓷器带到上海展览,这对中国藏家也是一个学习鉴赏的时机。
据她介绍,目前中国藏家在国际拍卖行的积极加入和大力大举支持,让世界了解到中国今世有一群热爱艺术的人士。这些喜好者不绝将外洋的中国艺术品带回中国,“中国的改良开放使得公众小我私家的经济实力有了迅速提升,此刻迸发出来的力量势不行当。”
广州华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亦非: 保藏千万不要抱捡漏心态
李亦非刚接站到讲台上,就开宗明义:保藏是一种消费行为,艺术品的第一属性是消费,藏家看到一件对象,因为他喜欢就买了,他的第一念头不是赚几多钱,有几多回报。
“我认为,‘保藏家才是最赚钱的’这是一个悖论,一般行家买一件对象,明年赚10%大概15%就会卖了,但是保藏家因为喜欢,不舍得卖,往往最后能够获自得外惊喜。”李亦非举例称,就像这一次李可染的《万山红遍》,卖出一亿八千多万元,荣宝斋当年是以80元一张的价格从李可染那里收的,一共收了2张,厥后个中一张以500万元卖给了台湾一个藏家。与台湾藏家的交易仅产生在五六年前,就是短短的五六年,这件作品的价格就飙升到了一亿八千多万,可见最后守到今年的那位保藏家才是最大的赢家。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篇文章:隆冬期艺术品保藏计谋该如何转向?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谢谢合作!
![]() |
很少有人知道所以肯定赚 |
美国最新就业数据表现不佳,这可能预示贵金属牛市正要开始。
[详细] |
![]() |
证监会:正研究中概股回 |
|
凤凰财经5月6日讯针对有传言证监会将暂缓中概股在国内上市,证监会新闻发言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