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线上线下价格战激烈 加工企业或吃亏过年
“民以食为天”,粮油米面最根基。粮油巨头近期有何行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中粮买百万吨泰国米;广州本土企业东凌粮油则日子难熬,拟放弃大豆加产业务,这意味着A股再无以大豆加工为主业的上市公司。
一方面,近两年来货靓价平,消费者线上线下买米买油实惠多多,囤货现象几近消失;另一方面,大豆压榨行业整体仍很窘迫,今年或吃亏过年。
中粮集团4日公布与泰国商业部签署100万吨泰国大米进口条约。据悉,大米是泰国重要的农产物和贸易产物,中国当局将适量增加进口泰国大米,用于调度中国大米的品种布局,满足消费者的差别化需求。
中粮集团加大泰国优质米进口
中粮集团相关卖力人对外暗示,已往两年该集团通过执行中泰大米贸易协议,加大了泰国优质大米进口。由于中国大米供给富裕,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中粮集团为此在海内加大建设销售网点已达数十万家。据悉,不少品牌的泰国米在海内超市销售业绩良好,尤其在南方市场口碑颇佳。而此番“买米”也是中粮共同中泰“高铁换大米”项目和“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
这边厢,广州本土粮油企业东凌粮油近期通告称,拟将其所持有的植之元实业100%股权和东凌销售100%股权转让给控股股东东凌实业的全资子公司植之元控股。本次交易的评估基准日为2015年9月30日,经交易双方协商,植之元实业100%股权的交易价格确定为72282.92万元,东凌销售100%股权的交易价格确定为1274.31万元。据悉,此次重大资产出售完成后,意味着该公司将退出大豆加工行业,主营业务改观为谷物贸易,国际船务及物流,钾盐的开采、出产及销售等三大板块。这意味着A股将没有以大豆加工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存在了。
东凌粮油上半年未能扭亏
此前本报曾报道东凌粮油上半年未能扭亏为盈。而其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吃亏约2.3亿元,个中第三季度吃亏额度近2亿元。深耕广东地域大豆油市场的东凌粮油去年大幅吃亏高达4.71亿元,同比减少423.89%。东凌粮油曾在今年半年报中透露,外部原因明显,“2015年上半年大豆压榨产制品需求增长较缓,同时受到美元加息预期的影响,美元连续走高,人民币贬值幅度增加,从而导致财政用度增加等”。
行业:终端需求清淡 下游普遍吃亏
东凌粮油苦苦挣扎仍未能挣脱吃亏,且第三季度吃亏额大幅增加,其规划放弃大豆加工“负担”可折射出行业目前现状。
“今年大豆压榨行业继续偏弱运行,从我们测算的压榨企业理论毛利来看,年内行业根基吃亏运营。”卓创资讯大豆阐明师卢宁阐明认为,今年前11个月吃亏均值为63元/吨,固然低于去年吃亏均值,但整体行业运行不容乐观。其介绍,行业自2011年起一直处在吃亏之中,造成恒久吃亏的原因有二:进口大豆价格高;油粕价格下滑。
其暗示:“今年以来,油厂本钱相对较低,但受油粕价格走低的影响,企业盈利较差,而在此前,企业吃亏的主要原因是大豆本钱较高。”其介绍,从压榨企业本钱利润组成因素看,豆油、豆粕等产出品价格均大幅走低,对压榨企业形成拖累,固然进口大豆价格也在同步下跌,但难以弥补油粕类产物带来的盈利压力。全球经济疲弱及国际大豆丰产等,是导致豆类产物价格下滑的主因。今年前11个月豆油、豆粕均价同比下滑别离为9.30%、22.73%。目前油粕终端需求连续清淡,饲料厂提货积极性低,市场销售压力大,估量年内压榨行业低迷情形难有较大起色。
消费:线上线下皆让利 囤货现象近绝迹
记者了解得知,今年超市、电商的粮油让利力度依然很大,且连续时间很长,所以市民囤货现象几乎绝迹。
“近两年来食用油价格一直稳中有降,消费终端见怪不怪。再加上‘少油少盐’理念深入人心,市场需求较为平淡,不会有消费者因为食用油自制而选择多吃油,倒是一、二线都市在逐渐完成消费升级。”对此,海内某知名粮油品牌一位卖力人汇报记者。
和谐油下滑十明白显,花生油、玉米油等纯种油占比加大,葵花子油、橄榄油越来越受接待。
“所以各大粮油企业都在边打价格战消化库存边调解布局,机关新崛起的高附加值油种。”其透露,橄榄油和高端调味品规模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有的品类仍处于市场培育初期,产物质量东倒西歪现象较为严重。(记者涂端玉)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篇文章:粮油线上线下价格战激烈 加工企业或吃亏过年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谢谢合作!
![]() |
很少有人知道所以肯定赚 |
美国最新就业数据表现不佳,这可能预示贵金属牛市正要开始。
[详细] |
![]() |
证监会:正研究中概股回 |
凤凰财经5月6日讯针对有传言证监会将暂缓中概股在国内上市,证监会新闻发言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