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媒体:欧美影子银行风险远超中国 美居首位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1月20日颁发了印度、中国及美国研究所国际商务项目研究主任丹·施泰因博克的题为《为何真正的影子银行风险在美欧,而不是在中国》的文章,编译如下:
此前一些报道普遍认为,中国的影子银行给世界带来风险。然而,一家国际机构的数据很是清楚地显示,影子银行风险主要涉及各大发家经济体。
与传统银行对比,影子银行发挥的成果类似,组成的风险也类似,但它们在正规银行业之外开展业务,所受监管较少。
20世纪70年代初,现代影子银行开始在美国呈现。在20世纪80年代,涉及美国储备和贷款机构的危机实质上是一场影子银行危机。在接下来的30年中,太过放松监管和私有化几乎毁了国际经济。
虽然,面对影子银行的太过膨胀,中国也未能幸免。然而,在信贷来源方面,影子银行在中国的重要性仍比不上正规银行。并且,由于中国的债务与海内出产总值(GDP)的比率较低,当局具备处理惩罚一场大危机的财务能力。
在全球金融危机事后,金融不变委员会开始宣布年度《全球影子银行监测陈诉》,提供关于全球影子银行范围、组成和风险的事实数据。新宣布的数据笼罩了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体系的大部门规模,描绘了令人忧虑的趋势——这些趋势表白,各国几乎没有从全球危机中汲取任何教训。
以新的“广义”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考量,世界“其他金融中介机构”的总资产连续攀升,目前已到达全球GDP总量的128%。这离此前的高点130%——其时正值2008年秋季各大发家经济体金融体系几近瓦解前夕——仅两个百分点。
在这一总量中,包罗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增速最快。然而,这种增长凡是始于相对较小的基数,也反应了这些经济体相对发家经济体增长更快。这种以“经济成果”权衡影子银行的新方法表白,某些种类的信贷中介机构较易产生挤兑(例如钱币市场基金、对冲基金和其他投资基金)。这些中介机构的资产在“狭义”影子银行中占60%,并在已往4年中平均增加了10%以上。陈诉称,2014年,可能组成金融不变风险的全球“狭义”影子银行范围共计36万亿美元。
以新的基于经济成果分别的“狭义”影子银行计算,各大发家经济体内的最大影子银行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在这一总量中,重要角色由美国(40%)、欧元区焦点经济体(21%)、英国(11%)和日本(7%)饰演。
对比之下,新兴经济体的份额仅为8%——中国占个中一半。
直截了本地说,尽管国际社会十分存眷中国的影子银行业,但中国影子银行业的范围仅为美国的十分之一、欧元区的五分之一。美国影子银行业的范围目前几乎为其GDP的150%,这一比例远高于全球银行业巨头瑞士的90%。
诚然,中国的影子银行已迅速成长,但以国际尺度权衡,其起点很是低。中国影子银行业占GDP的比例略高于30%。
因此,真正的问题是,为什么发家世界的影子银行业没有受到与新兴市场的影子银行业同等水平的审视?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篇文章:境外媒体:欧美影子银行风险远超中国 美居首位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谢谢合作!
![]() |
很少有人知道所以肯定赚 |
美国最新就业数据表现不佳,这可能预示贵金属牛市正要开始。
[详细] |
![]() |
证监会:正研究中概股回 |
凤凰财经5月6日讯针对有传言证监会将暂缓中概股在国内上市,证监会新闻发言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