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家居设计 娱乐八卦 汽车新车 房产楼市 科技电脑 教育高考 财经股票 女性时尚 健康养生保健 游戏新游 滚动

观测称6.6%受访者感受“双11”严重超支 想剁手

http://hxianet.com    2015-11-19 16:44   新闻来源:搜狐    

  “双11”期间,天猫交易额一天内到达912亿元,刷新全球纪录。另一B2C企业京东商城11月11日当天下单量凌驾3200万单,同比增长130%。在舆论纷纷为中国消费者购置力惊叹的同时,也有不少人忧虑互联网泡沫,担忧非理性购物会发生退货率高、经济承担不起的环境。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观测中心通干涉卷网对2001人进行的一项观测显示,53.8%的受访者提前整理好了购物车,在“双11”当天集中购置。31.7%的受访者感受“双11”期间购物可以省钱,并且买到了称心商品。面对激动消费,56.3%的受访者建议“双11”购物应提前计划、量力而行。

  观测中,00后占0.4%,90后占26.6%, 80后占46.7%,70后占18.4%,60后占6.1%。

  36.3%受访者每年都在“双11”当天购置商品

  “双11”至今已7年,观测显示,36.3%的受访者每年城市在当天购置商品,16.4%的受访者近5年开始加入,24.2%的受访者近3年加入“双11”抢购潮,20.0%的受访者偶尔加入,仅3.1%的受访者一次都未加入购置。

  北京某公司员工马晓丽从2014年开始在“双11”当天购物。在她看来,尽管11日那天网购的人许多,但是对比以前的价格来说,确实会有优惠。并且此刻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进行购物,很是方便。

  有身5个月的王丹今年在某电商网站耗费了近3000元。“老公正时事情忙,而我此刻勾当也不方便,所以11日那天我会多买一些老公和我穿的衣服。‘双11’衣服打折力度挺大的,家里如果缺什么,我也会顺便买了。”王丹暗示,本身还囤了一些婴幼儿奶粉和婴儿打扮,“怕将来孩子生下来的时候忙手忙脚顾不外来”。

  观测显示,打扮、鞋帽、箱包类(72.8%)是受访者认为“双11”期间最值得买的商品,其次是数码、家电类(45.0%),接下来依次是食品、饮料和酒(39.9%)、扮装品、小我私家照顾护士品(34.1%)、图书音像(17.2%)、母婴玩具(14.0%)、旅游、休闲产物(6.6%)、医药保健产物(5.3%)等。

  今年“双11”,30.3%的受访者消费额在500元及以下,32.9%的受访者消费额在500元至1000元之间,20.8%的受访者在1000元至2000元之间,9.3%的受访者在2000元至3000元之间,6.7%的受访者在3000元及以上。

  53.8%受访者提前整理好购物车,在“双11”当天集中购置

  “前几次购物总是在11日当天看到哪个比力喜欢的商品,大概价格优惠就会购置,功效‘双11’购物总是超支。而且买返来的对象许多都闲置起来。”马晓丽说,今年“双11”,她提前半个月列出了本身想要购置的商品清单,并把这些商品提前放进了购物车,“双11”当天付出。“这样也可调查下价格变革幅度,如果价格变革不大,可以比及平时再买”。

  观测显示,53.8%的受访者会选择提前整理好购物车,在“双11”当天集中购置,25.4%的受访者视环境而定,12.9%的受访者为制止快递爆仓,选择提前购置,6.2%的受访者决定不凑热闹、推后消费,仅1.6%的受访者在“双11”期间完全不用费。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阐明师姚建芳认为,此刻消费者在购物中越发垂青价格、质量、实用性等因素。由于价格差遣,许多消费者将很长一段时间的购置力集中到“双11”这一天,因而发生了一种集中消费行为。“但也不排除有消费者因为价格诱导以及网购成瘾而导致的非理性购置行为”。

  观测显示, 31.7%的受访者认为本身在“双11”期间买到了称心商品还省了钱;31.5%的受访者感受本身超支了一点,但还能蒙受;26.6%的受访者认为本身所购商品在打算内,属于理性购置;6.6%的受访者坦言严重超支,想剁手。

  北京工商大学市场营销系主任张运来认为,判断消费是否理性要因消费者个别差异而差异。“理性消费是指消费者在消费能力答允的条件下,凭据追求效用最大化原则进行的消费;反之,则为非理性消费。但每个消费者在界定效用时垂青的内容差异”。

  “目前并没有数据观测研究‘双11’购物历程中的非理性消费的比例,只要没有对消费者自身经济造成承担过重,就不该该认定‘双11’购物长短理性的。”张运来说。

  与往年差异,今年创始的“双11”晚会已将一个纯真的购物节酿成一场盛大的购物娱乐狂欢勾当。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更是直言“‘双11’要办一百年”。

  “阿里系电商平台的促销计谋营造出一种节日氛围,成立起典礼消费模式。就如同过生日要有蛋糕一样,阿里系从一个月前就开始的各类营销方法让消费者在思维中树立‘双11’就必需网购这样的典礼性消费。”张运来认为,典礼消费模式的成立使消费者可以通过购物得到节日的愉悦感,“某些环境下商品自己的价值反倒是次之了”。

  “应逐渐将‘双11’酿成真正惠及消费者的节日和拉动内需的重要力量”

  公家对“双11”的态度如何?53.6%的受访者认为“双11”是商家的营销手段;43.5%的受访者认为“双11”打折力度大,购物划算;39.0%的受访者认为“双11”已成为必不行少的消费日;24.1%的受访者认为“双11”是全民“买买买”,满足了购物欲望;15.6%的受访者认为“双11”每年格式差不多,很是心累。

  北京师范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江予认为,“双11”揭示出公众巨大的消费意愿和能力。“我们总说我国经济成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中消费一直占比过低,一直难以成为经济成长的支撑力量,当局近几年的许多政策就是如何扩大消费、激励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和能力”。

  李江予暗示,公众不是没有消费意愿和能力,而在于当局或商家没有提供有效的消费方法。“双11”显示了本来的商业模式和商业促进方法的低效和落伍,企业大概全社会需要转变新的经济大概商业成长模式,提升运作效率、降低产物或处事本钱、识别和有效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双11’也充实浮现了总理提出的‘互联网+’在商业和消费模式方面的巨大价值和成长空间。”李江予暗示,这种全民购物狂欢的模式不只发作出巨大的需求,这种需求满足的方法还跨越版图形成了中国消费者的全球购置、中国商家的全球销售。“从另一个方面或角度建构了新的进出口模式,对付促进我国经济布局、企业成长模式、消费模式的快速转变都有意义”。

  张运来暗示,目前判断网络零售对付刺激经济增长、拉动内需的感化尚需进一步的数据调查。他认为,“双11”不只仅是电商的节日,也应成为传统线下零售商的节日,成为整个世界零售业的节日。“在加强监管和企业自律的前提下,应逐渐将‘双11’酿成真正惠及消费者的节日和拉动内需的重要力量”。

[责任编辑:军长]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篇文章:观测称6.6%受访者感受“双11”严重超支 想剁手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谢谢合作!

  • 热点新闻
  • 推荐阅读
    新闻图集
    猜你喜欢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er_articl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