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初,质检总局布下了“天罗地网”,针对消费品质量安详问题,在全国范畴内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质检利剑”消费品专项集中打假动作。目前,这一动作顺利收网,让诸多质量违法行为“倒”在了“质检利剑”之下。 中国质量报记者从质检总局法律督查司获悉,为贯彻好全国质检事情集会关于确保消费品质量安详的总体陈设,质检总局法律督查司除抓好全国日常的消费品法律打假事情的指导外,还针对群众反应问题较多的重点产物,开展集中动作,重拳出击。全国质监系统凭据质检总局的统一陈设,开展消费品专项法律检查,共出动法律人员45368人次,检查出产企业6702家,查处案件440件,涉案货值1086万元。 消费品质量安详干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好处,干系着经济的健康成长。质检总局承袭重拳管理的理念,严厉冲击消费品规模种种违法行为,促进消费品整体质量提升。 今年9月初,质检总局下发通知,调治全国质监部分力量,以食品接触用不锈钢成品、空气净化器、童车和洗洁精、纸巾等日用品为重点开展四类产物法律检查。以无证出产、标实不符、微生物、重金属含量或其他限量物质不切合尺度要求等为重点查处的违法行为。以农村地域、城乡结合部和无证出产、监督抽查及格率较低的区域为重点地域开展冲击和整治事情。依法严惩制售假冒伪劣日用品等消费品违法行为。 “伪造大概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安详性指标不及格,产物标识不及格是此次专项动作中发明的比力突出的违法行为。”据质检总局法律督查司有关卖力人介绍,在案件查处中,有的家电等产物未获3C认证,存在比力严重的质量安详隐患;有的企业涉嫌存在产物标签虚假标注、未按要求标注,伪造产地、欺诈消费者等违法行为;另有一些食品相关产物出产企业伪造大概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出产假冒伪劣产物,问题严重,均进行了依法查处。 此次专项打假动作另有一大亮点,即单兵模式的介入。集中动作期间,质检总局应用12365单兵系统对各地法律环境进行长途指导和检查。期间,共有约1000个基层法律单元与质检总局进行连线,质检总局直接互动的单元到达150余家(次)。10月28日,法律督查司还通过单兵系统长途听取31个省(区、市)质监部分报告专项动作环境,长途指导7个省(区、市)质监部分现场查究案件的事情。 据上述卖力人介绍,通过单兵模式的乐成运用,各上级局能够对下级局事情环境做到及时了解、指导和指挥;有利于检查各地专项整治事情是否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督促各地质监部分进一步加大事情力度;有利于及时把握专项动作中查获的典范案例,加大质检法律的透明度。 在专项打假动作中,质监法律事情者发明,宽大农村地域群众识假辨劣常识严重缺乏,自我掩护意识不强,给假冒伪劣消费品提供了保留空间。质检总局建议加强消费品质量常识宣传,对消费者尤其是农村地域消费者加大宣传消费品质量安详常识力度,不绝提高群众的质量安详意识和识假辨劣能力。 作为质监法律的一项品牌动作,“质检利剑”已经成为一柄悬在质量违法者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守卫着消费者正当权益。 (责任编辑:小路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