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家居设计 娱乐八卦 汽车新车 房产楼市 科技电脑 教育高考 财经股票 女性时尚 健康养生保健 游戏新游 滚动

探店大陆首家MUJI BOOKS:是书店照旧杂货店?

http://hxianet.com    2015-12-14 17:30   新闻来源:搜狐    

无印良品书店MUJI BOOKS首次进驻中国大陆,携3万册书籍

在3层空间中,书籍不时与其他物品混搭

收银台背后的墙壁由书摞成

  12月12日中午,赵建新和男友来到淮海路的MUJI上海旗舰店,门口近百米的长队迟钝移动着,几多打压他们的士气,幸亏天气不错,每人还发到了两粒招牌棉花糖。三刻钟后,他们终于如愿入内,并依次上了3楼的无印良品书店MUJI BOOKS,没想到半小时后就仓皇撤出,“人实在太多,我们只好约下次再来。”这位27岁的HR无奈地汇报第一财经记者。

  和一年前开业的成都旗舰店相似,上海旗舰店也选在“双12”此日揭幕,入驻淮海中路瑞金二路的东方商厦,地面3层,共计3438平方米,是中国大陆地域最大的旗舰店,个中的最大亮点,莫过于迎来了境内首家MUJI BOOKS,即使在日本,这也是今年3月方才登场的新业务,此前在日本有2家,在中国台湾有1家。

场景化的阅读体验

童装区的书籍

食品区的书籍

  但如果你指望看到一个大而全的MUJI BOOKS,这里恐怕会让你失望,因为它的可销售数量不外3万册,远低于2公里外的老牌独立书店季风书园,且没有“本月推荐”、“年度最佳”等标语。图书分类也不似社科、法令等图书品类码放,而是将之与相关物件混搭。第一财经记者询问了多位读者的感觉,他们均暗示:这样的场景化设计很人性,看书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其实,从你步入一楼起,贩卖“糊口美学”的MUJI BOOKS就无处不在,甚至被网友评论“从物质到魂灵,彻底攻下文艺青年们。”在入口右侧的植物展柜,数十盆绿植与“绿色糊口的创意”相邻,可以随手取阅英国博物学作家理查德·梅比的《杂草的故事》或是台湾学者潘富俊的《草木缘情》;在摞得整整齐齐的收纳专区,则必然少不了“日本收纳教主”近藤典子的《打造一个层次明白的家》、被推崇为“居家收纳的最佳图文书”的《所谓收纳这件事》等日式整收之作;而在微波炉、电饭煲等厨房电器旁,年轻人争相翻看《一人份料理》、《好想为你做便当》等通俗易懂的料理书,取阅率颇高。

时尚类书籍

摄影类书籍

  等你来到3楼,走过饭香飘散的无印良品餐厅 Caf & Meal MUJI,才算真正到了MUJI BOOKS的焦点区域。这里以“衣、食、住、行、育、乐”来分类,“育”针对儿童书籍,“乐”的展柜则最大,进口书的比例也更高。跟普黄历店对比,这里封面朝外的优先陈列方法,让人更容易就被吸引,翻页式的立架也能增强互动性。不外,赵建新觉得,在空间有限的环境下,这样的摆放形式稍显拥挤,并且没有折扣。她的男友插了一句,“真要买的话,照旧去线上书店。”

  对此,MUJI BOOKS显然有所应对,除了《知日》等介绍日本文化的书籍、杂志,它首次引入此前只在网络销售的“读库”《日课》、《日趣》、《日诵》、《日禅》;摘录书籍金句,提炼概念,好比在夏尔·丹齐格《为什么念书》边标出“图书馆是坟场的独一竞争敌手”,在梭罗《瓦尔登湖》一侧写上著名的“三把椅子”等。美中不敷的是,记者翻看了多本进口书,发明价标并未完全到位,不少仍没有人民币订价。

观光区的书籍

有地区特色的书籍

  “这些书是由日本方和海内的选书公司配合挑选,具体由MUJI BOOKS的员工落实陈列。”MUJI BOOKS继承王曼如汇报第一财经,选书公司会奉告他们某块区域该放哪种类型的书,尔后由他们选择相应的书籍完成部署。据她介绍,上海店MUJI BOOKS的全职员工共有5人,根基一、二层各有一人卖力,其他在三层,她则辗转巡视辅佐。

  第一家MUJI BOOKS 地址的天神台甫店邀请了编集工学研究所(Editori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配合运营打理,后者是一家专业的编辑出书与筹谋机构。但对付上海店MUJI BOOKS 的选书公司及周转流程,王曼如并没有奉告。不外她提到,截至当天12点,共卖出300册书,与想象中相当。“但跟上月开幕的台湾台南店MUJI BOOKS对比,他们首日销量虽只有400册,却相当于售出了1/10的存量。”她提示道。

紧邻MUJI BOOKS的Open MUJI

  角落则经常藏着惊喜,背靠墙壁的“同学与书”,陈列了约20名MUJI员工推荐的“难忘的5本书”,从1981年的销售部区域经理推荐的日本工艺大家赤木明登《造物有灵且美》,到1992年的上海Open MUJI继承心仪的东野圭吾里程碑之作《白夜行》,“80后”、“90后”读者都能在这里发明同龄人曾经的偏爱。紧邻的Open MUJI更充当了阅读空间的角色,这里的书全都没有塑封,勉励多读多看。据事情人员介绍,这里将要举行的三场小型演讲、工坊勾当已全数满额。

  尽管人气火爆,但第一财经记者在3个收银台张望了一阵,发明真正买书的人并不多,远远少于买零食和小物件的,被收入囊中的多是和MUJI设计理念相关的美学书籍,且为年轻人购置,不少人暗示,“其他的看看挺好,但不会真在这里买。”

  下午4点,门口的步队丝毫没有缩减之势,店内也是越来越堵,上扶梯都要限流。赵建新和男友规分别开,他们买了两本条记本、一瓶饮料、一包零食和五支笔,意料之中,没有带走一本书。

[责任编辑:连长]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篇文章:探店大陆首家MUJI BOOKS:是书店照旧杂货店?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谢谢合作!

  • 热点新闻
  • 推荐阅读
    新闻图集
    猜你喜欢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er_articl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