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新作《二手时间》将出书
S.A.阿列克谢耶维奇画像。蔡震 绘画
北京时间今晚11点30分,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到者、白俄罗斯女作家S.A.阿列克谢耶维奇,将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领奖并颁发演讲。昨天记者从磨铁图书得到了演讲中文翻译稿。阿列克谢耶维奇在演讲词中暗示,通往领奖台的路几乎有40年那么长,她并不是一直有走下去的力量,“人类让我震惊,让我恐惧。我体会过狂喜和厌恶,我也曾想忘记听到的对象,回到无知的状态。然而,我也一次又一次看到了人的美好,为此喜极而泣。”据悉,她的重磅新作《二手时间》已由中信出书社引进,并将于近期出书。
阿列克谢耶维奇说,她所做的一切是在收集日常糊口中的感觉、思考和话语。“我收集我所处时代的糊口。我对心灵史感兴趣——日常糊口中的心灵,被历史宏图忽略或看不上的那些对象。”
常常有人汇报阿列克谢耶维奇,她所写的不是文学,是文献。“今天,文学是什么?我们的节奏空前地快。内容冲破和改变了形式。一切对象都在超出了原有的界限,在真实和虚构之间没有边界,它们彼此流动。见证者不是中立的。讲故事时,人们会进行加工缔造。他们与时间角力,他们是演员,也是创作者。”
阿列克谢耶维奇表达了本身对付小人物的兴趣:“我认为他们是渺小却伟大的人物,因为痛苦能塑造人。在我的书中,他们讲述本身的小历史,更弘大的历史也从中显现。”与阿列克谢耶维奇以往的作品有所差异,新作《二手时间》不再存眷灾难与战争,而是聚焦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普通人的糊口。
从1991年到2012年,20年间,阿列克谢耶维奇采访了无数人,《二手时间》是她采访创作时间最长的一本书。受访者虽不再悲哀,却都流露出冷漠、虚无和失望的情绪,阿列克谢耶维奇敏锐地捕获到了人们这种心态上的变革。
在书中,从学者到清洁工,每小我私家都在从头寻找糊口的意义。他们的真实讲述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上泛起出一个重大的时代,一个社会的变换,为这一段影响深远的历史赋予了人性的面孔。
“我把世界当出声音,看成颜色来看来调查,就像它本该有的样子。”阿列克谢耶维奇认为,她的每一本书都有变革,主题一直在变,但叙述的线索是一样的,那就是她认识的人们。有了这成千上万的声音,她缔造出了时代的形象。她凭该书得到德国书业宁静奖,德国媒体盛赞该书撷取的是最为细小的马赛克,却拼出了一幅完整的图画。
扬子晚报记者 蔡震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篇文章:诺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新作《二手时间》将出书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谢谢合作!
![]() |
男子为“减压”砸车16辆 |
男子为了“减压”疯狂砸车16辆,更让人惊讶的是,面对民警的审讯,竟称:“ [详细] |
![]() |
KTV陪唱小姐被10岁男童 |
最近一段影片在大陆网友间热传,画面地点是在KTV包厢内,一名年约10岁的男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