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家居设计 娱乐八卦 汽车新车 房产楼市 科技电脑 教育高考 财经股票 女性时尚 健康养生保健 游戏新游 滚动

女儿患癌离世 剩药可否捐赠?寻医验证后可实现物尽其用

http://hxianet.com    2015-12-08 17:19   新闻来源:新浪    

  今年8月5日,本报刊出《能续命的珍贵药怎就捐不得?》报道,讲述“渐冻人”归天后留下特效药,家属却陷捐药无门的窘境。近日,刚经历“鹤发人送黑发人”巨大悲哀的范老伯也致电求助,女儿身患癌症离世后,留下部门未使用的抗化疗副感化进口药物,但愿能找到正当的方法捐出这些药物,为其他病人减轻治疗中的痛苦。面对老人的心愿,抗癌志愿者们暗示,将寻医验证后,提供捐赠路径。

  女儿过世留药物

  范老伯汇报记者,女儿因患肺癌不幸过世。整理遗物时,他和老伴发明,有剩余的16盒进口药物未开封使用。“这些药‘无处可去’,令我们很为难。”范老伯说,药是女儿在英国公派出差期间,前往伦敦癌症治疗中心治疗后,由本地社区医院的大夫按处方开具的,未开封,仍在保质期内。

  “女儿生前曾提到过,这些是缓解化疗副感化的药物,能够止吐。”据范老伯回想,女儿说,每盒只有2粒药,每粒约40英镑,每次化疗前使用2盒(4粒),也就是说,16盒药可以陪同4次化疗使用。“女儿用下来效果挺好,还能边治疗边上班。如果她活着的话,也会同意我们这样做……”话至此处,范老伯几度哽咽。

  正当捐赠成难题

  记者看到,该药品包装盒上写有“Aprepitant”“hard capsules”(硬胶囊)等字样。查阅相关资料后得知,此药为阿瑞吡坦,主要用于防范化疗引起的急性和延迟性恶心、呕吐等不良回响。

  “固然可能无法直接治疗癌症,但能让患者在化疗后活得更体面一些。”范老伯出于一番美意,却也心存挂念:会不会别人服用后效果欠好,反而来找我麻烦呢?对此,记者咨询专业人士。上海市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顾希钧直言,药品不像衣物、家具,是非凡商品,转赠后或者会带来纠纷。“出格是抗癌药,需要有大夫的鉴定,是否合用其他患者。另外,保管和贮藏等问题也不得不考虑。”他暗示,捐药还需“三思尔后行”。

  “病友群”愿供平台

  毕竟有没有步伐通过正规渠道捐药呢?记者采访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会长袁正平。他暗示,由于涉及海外进口药物,需要找海内专业大夫鉴定,确实能使用后,再谈捐助。“我们只提供一个介绍双方认识的平台,如果需要捐赠,相互还需签订免责书。”

  附属该俱乐部肺癌康复指导中心的胸科医院志愿者处事队队长王国伟汇报记者,他但愿能够和范老伯联系,将药带给胸科医院的大夫鉴定后,寻找群内相对经济困难又最需要用药的患者,充实做到“药尽其用”。

  记者奉告范老伯后,他暗示,会先询问熟悉的大夫伴侣再做决定。本报也将连续存眷此事。

  见习记者 徐驰  

  记者手记

  采访的最后,电话那头,范老伯照旧踌躇了,他不绝反复着那句“我怕此刻功德难做……”老人的挂念很实在,刚经历过丧女之痛,自然已再难蒙受不须要的骚动。捐药,他们但愿捐得无后顾之忧。近年来,“摔倒老人讹伤”“救人反被栽赃”等新闻屡上头条的同时,也令助人者一次次心寒。

  捐赠剩余昂贵药剂的路如何走,需要买通的“枢纽”,远不但技术和规矩层面待完善,还需要整个社会在契约和诚信度上的深刻反思。

[责任编辑:旅长]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篇文章:女儿患癌离世 剩药可否捐赠?寻医验证后可实现物尽其用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谢谢合作!

  • 热点新闻
  • 推荐阅读
    新闻图集
    猜你喜欢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er_articl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