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家居设计 娱乐八卦 汽车新车 房产楼市 科技电脑 教育高考 财经股票 女性时尚 健康养生保健 游戏新游 滚动

民间好手独创玉米秆作画 画只雄鹰能数清毛羽(图)

http://hxianet.com    2015-12-03 09:59   新闻来源:大公网    

玉米秆画作玉兰花

每一片鱼鳞都需要逐个剪下,碳化

杨碧云创作作品鹰

  宜宾绘画喜好者独创玉米秆作画,技艺不输大家

  秋收季节,屡禁不止的秸秆点火行为,污染了大气,也让人头痛不已。在宜宾,民间绘画喜好者杨碧云自创了一种作画方法,操作玉米秆做原质料,乐成实现了变废为宝。其作品不只低碳环保,且表达的花鸟人物绘声绘色,质感强烈,一点也不输大家级画作。

  杨碧云说,创作一幅玉米秆画,凡是要耗时半个多月,从原料筹备到成型,要经过20余道工序。但装裱成型后,黑绒布上的金色秸秆越发色彩醒目,表达效果毫不亚于任何绘画手法。在他用玉米秆创作的4年中,还未发明有用同样方法作画的人,这项技艺或者照旧创始。

  姑且起意

  纹路如蜻蜓翅膀玉米叶激起他创作欲望

  糊口在宜宾南岸城区,从小学热衷绘画的杨碧云,虽没有成为美术教师,但步入中年的他,独一的喜好依然是创作。他的作品不消颜料,却色彩醒目,深浅条理间,泛起绘声绘色的立体视觉。杨碧云说,用玉米秆创作了近4年,还未发明有用同样方法作画的人,这项技艺或者照旧创始。

  素描、工笔、油画……难道这么多种绘画方法都不能入你的眼?杨碧云满是笑意的道出了个华夏委。“用玉米秆作画完全是一次偶然,这也是我热爱绘画的一种创新实验。”杨碧云说,几年前的一个秋天,他在玉米地里意外发明,包裹玉米最里层的叶子,纹路很别致,似乎蜻蜓翅膀一般。杨碧云当即联想到,若是用这类天然的植物表达花鸟虫鱼,肯定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很快,杨碧云就收集了大量玉米叶子,筹备实验做花鸟,但刚开始泛起的效果并不让他满意。杨碧云叹息,“此刻各人看到的制品,都是后期改善的。虽然,创作历程中,一定需要斗胆的实验,以及后期的逐步完善。”

  多次实验

  玉米叶配玉米秆软硬兼备成绩艺术佳品

  《花开繁华》、《雄鹰展翅》、《烟雨山水》、《八仙过海》……在这位民间绘画喜好者杨碧云家中,记者看到,十余幅作品装裱得整齐范例,画中有活龙活现的八仙人物,有象征繁华的牡丹,有细到每一根羽毛都能数清的雄鹰,景色活跃、自然,画面条理感很是强。

  看着杨碧云展示画作的感动劲儿,妻子和儿子都笑道,这些都是他的宝物,从最初的实验,到如今“升级版”制品,前后已完成了50余幅作品。个中一半都被亲朋挚友索要去了,此刻有伴侣向他要,都不敢再承诺。不只是对本身心爱之物的不舍,另有创作的费时和不易。

  “玉米叶比力柔软,如果全部都用它来泛起,很难浮现画面的条理。”杨碧云解释,用简单的说法便是,结合玉米秆的硬度,在软硬间展现立体感。这样的想法,虽然也经过了重复多次实验,单独使用个中一种,都难以表达呈此刻的视觉效果。杨碧云举例道,“这幅《鱼趣》就很典范,鱼身有很多鱼鳞,就应该用材质稍硬的玉米秆,而鱼尾等部门就很柔软,也比力通透,选用包裹玉米最里层的叶子,就很贴切。”

  质料筹备

  消毒去芯晾晒…至少要做20余道工序

  确定了画作的材质,还仅是作画的第一步工序。杨碧云介绍,完成一幅作品,凡是要耗时半个多月,从原料筹备到成型,要经过20余道工序。但装裱成型后,黑绒布上的金色秸秆越发色彩醒目,表达效果毫不亚于任何绘画手法。

  妻子也在一旁介绍,每年秋收时节,杨碧云都要跑去各地农村挑选玉米秆。作画的秸秆必然要无虫无害无黑点,最好是靠近顶端15厘米阁下的秸秆。杨碧云说,秸秆的选择很是重要,外皮柔软、韧性好的、色彩偏金黄的才是最佳选择。

  挑选好秸秆后,首先要进行消毒。这也是担保画质的要害,制止秸秆生虫、霉变。这期间,凡是就要耗费半天时间,因为秸秆必需阴干,受不得阳光暴晒。接下来,就需要把秸秆中间劈开去芯,做成胚模,再用白乳胶将其粘在牛皮纸上备用。

  杨碧云说,这些工序看起来很简单,但是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好比秸秆自己另有点厚,要用刀片把里层刮掉,剩下秸秆的皮依然只是原质料。为了让粘在牛皮纸上的秸秆保持平整,杨碧云还搬来了许多书,将其压平整,待到创作时再拿出。

  动手创作

  手绘剪纸电烙…少了一门技艺都不可

  通过杨碧云秘制的玉米秆,看起来灼烁而平薄,但照旧不能直接用。杨碧云解释,因为要让作品活跃起来,就必需要有颜色深浅之分,为了追求更好的视觉效果,就必需用电烙铁上色。

  而在这以前,心中还得确定好创作主题。“要确保最终画面担保效果,一般我城市先在纸上画好根基框架。”手拿着已画好的工笔花鸟画,杨碧云指着玉米秆说,此刻还要把复印纸垫在玉米秆上面,从头描摹一次,让画印到玉米秆上。这样做也是制止在玉米秆上直接画呈现偏差,因为一旦删改起来比力麻烦,也很影响后期泛起效果。

  描摹到玉米秆上,也执偾中间的一个插曲。真正浮现画作的立体感,还需要由里到外的条理。杨碧云介绍,例如一朵玉兰花,描摹到玉米秆上后,还要用剪刀将每一朵花瓣、每一个枝条剪下来,逐个用电烙铁上色。花朵所处的位置差异,受光影响的色彩也是差异的。

  玉米秆上色这部门,杨碧云当真地说道,就是将30瓦阁下的电烙铁烧热,在刮净的玉米秆长进行碳化处理惩罚,颜色要想深一些,熨烫就要慢一点,颜色想要浅一点,熨烫时就要快一点,这些都要作画人灵活处理惩罚。

  “待画中所有景色都处理惩罚完毕后,再逐个由内到外的粘贴到玄色绒布上面。”杨碧云笑着说,这部门就有点像拼图,但比拼图难的是,还要注意由内到外的立体感,这一部门还要创作人有必然的绘画悟性。

  □对话当事人我的画可生存千年还欲作《清明上河图》

  相对繁琐的工序后头,每一个点滴都是杨碧云的心血。将一切都看在眼里的妻子介绍,每完成一幅作品后,杨碧云城市很敬服地将其装裱好,既是为了掩护画作不受损坏,也是制止尘埃入侵难以清理。

[责任编辑:参谋长]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篇文章:民间好手独创玉米秆作画 画只雄鹰能数清毛羽(图)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谢谢合作!

  • 热点新闻
  • 推荐阅读
    新闻图集
    猜你喜欢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er_articl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