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凤梨博士”在闽办参观工场 模式可复制
从种凤梨到做凤梨酥
今年50多岁的黄来裕出生于台湾的茶果之乡南投县,自小就爱与果树打交道。在所有的水果中,黄来裕尤其偏爱凤梨,靠着一股子“钻”劲,他甚至培育出可以直接用手剥皮的凤梨,也因此获得了一个“凤梨博士”的雅号。
“凤梨博士”亲矢髦植的凤梨,品质自然不会差。经黄来裕改善的凤梨品种,香味浓郁、甜酸适口,成为台湾凤梨酥知名品牌“微热山丘”的原料。
在台湾,“微热山丘”名字叫得很响,一年凤梨酥的销售量能到达3000万个。与“微热山丘”相助一段时间后,黄来裕有了个想法——做凤梨酥。
从种凤梨到做凤梨酥,最要害的,虽然是要把握凤梨酥的制作要领。这难不倒黄来裕,有着钻研精神的他,埋头研究凤梨酥制作技巧。工夫不负有心人,两年后他终于把握了制作凤梨酥的法门。
技术有了,从哪里起步呢?近年来,台湾凤梨酥备受大陆游客尤其是闽南游客的喜爱。然而,在台湾,出产凤梨酥的厂家许多,已然成为“红海市场”。面对这种形势,黄来裕把目光转向了大陆:“为什么不到大陆种凤梨、卖凤梨酥,让各人在大陆就能买到、吃到最‘正点’的凤梨酥呢?”于是,一场砌“金砖”之旅开启了。
被满满的诚意冲动了
说做就做,今年四五月间,黄来裕到大陆考察,发明除了福建之外,广西、海南等地也都适宜种植凤梨。
对付为什么会最后选择厦门,黄来裕说,台湾人与闽南人拥有共通的文化,凤梨在闽南语中叫“旺来”,这种谐音的美好寓意,不消解释就能懂,这份同根同源的感情是他选择在厦门创业的重要原因。事实上,院前社在历史和现实中都印刻着深深的两岸情缘。院前社地址的村庄是“开台圣王”颜思齐的祖籍地,正对着的是在台湾有500多万信众的保生大帝祖庙,并且它也是目前两岸交流相助最热络的处所之一。
最终,让黄来裕下定决心的,另有本地年轻人的热情。
黄来裕第一次到院前社考察时,看到乡村入口处有一处废弃的厂房。彼时,他提到,如果最终选择在这里创业,可以把厂房改建成凤梨酥工场。不久后,黄来裕受大陆伴侣邀请,到漳州甄别一种凤梨的新品种时,顺道再到院前社探访。他惊喜地发明,那个老旧的厂房已经凭据他的想法进行了开端的修整与改建。
做这件事的,是院前社济生缘相助社。该相助社理事长陈俊雄说,相助社详细了解过“凤梨博士”的项目,认为这与乡村的久远计划十分吻合,于是拿出了足够的诚意和效率,但愿能够冲动黄来裕。他们的努力获得了承认,双方很快就合伙创办了凤梨酥参观工场,筹备大展拳脚。
三产结合模式可复制
院前社的凤梨酥参观工场,呈“前厂后园”的花样。
走进这座“梦工场”,左侧是参观工场的透明化出产车间,各人透过玻璃,可以看到车间工人如何制作凤梨酥。
右侧则是参观工场的DIY体验区。在体验区内,游客可以在黄来裕的指导下,学习制作凤梨酥。烘焙后的制品,既能现场品尝,也可以带回家。
参观工场后头,就是凤梨种植园了。在一个个低矮的圆形小土丘上,黄来裕种植了两亩多的土凤梨。在这里,游客不只能看到凤梨的发展环境,还能体验到田园野趣。
这是黄来裕的精心设计,他把地步、工场和门店合为一体,让游客看到凤梨酥从原料种植到制品烘焙的整个历程,从而确信产物的质量。与摆放在传统展柜的静态销售对比,现场互动也更能刺激游客的消费欲望,不只可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也成长了参观旅游业。
“我们的产物,三分之一卖给了在体验区DIY凤梨酥的小伴侣,三分之一卖给了旅游参观的游客,三分之一销售给本地的居民。”黄来裕说,工场开业几个月来,每个周末都有许多孩子来“上课”,学习如何制作凤梨酥。良好的口碑,让这座“梦工场”的凤梨酥供不该求。下一步,黄来裕规划拓展工场范围,同时改善凤梨酥品种,实验插手其他水果做馅料。
“相助之初,我们估量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才气实现出入平衡。没想到,短短几个月,参观工场就走上正轨了。”陈俊雄说,目前,已经有不少商家主动到厦门来,向黄来裕的“梦工场”取经,但愿能把一二三财富融合成长的模式复制归去。(记者潘抒捷 通讯员林晓蕾)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篇文章:台“凤梨博士”在闽办参观工场 模式可复制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谢谢合作!
![]() |
男子为“减压”砸车16辆 |
男子为了“减压”疯狂砸车16辆,更让人惊讶的是,面对民警的审讯,竟称:“ [详细] |
![]() |
KTV陪唱小姐被10岁男童 |
最近一段影片在大陆网友间热传,画面地点是在KTV包厢内,一名年约10岁的男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