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首年运行平稳机制仍需完善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 赖梓铭
11月17日,沪港通迎来开通一周年,很多媒体在本周都刊发了回首文章,网络舆论对付沪港通一周年也多有评议。舆论热议核心大多环绕沪港通在已往一年里的成交量、当初市场预期借沪港通实现的方针的兑现环境。适逢沪港通一周年,沪股通持续21个交易日净流出在11月19日终结,海通证券宏观债券研究员姜超撰文阐明港股为什么涨得慢在本周也受到舆论高度存眷。
市场存眷成交量
监管层存眷平稳运行
沪港通成交量一直存眷度较高,临近一周年之际更是如此。自10月中旬以来,沪股通持续多个交易日录得净流出,有媒体报道称“沪港通成交持续低迷”,另有媒体称“沪港通周岁,股民不热情”。11月16日,一篇网络上转载遍及的报道称“外资失约,沪股通使用额度不敷50%”,文章还间接引述大和成本市场首席经济学家概念称“作为吸引外资的一项操练,沪港通惨败。欢快感仅连续了6个月。”
环绕着成交量,还存在另一种概念。
《上海证券报》在沪港通一周年之际刊发报道称,沪港通总额度虽未用完,“但无论是沪股通照旧港股通,第一年里都不乏当日限额用尽的火爆局面”,报道在沪港通“助力A股融入世界成本海洋”、“迎接全面互联互通新时代”以及沪港通模式可复制等几个方面作了阐述。《证券时报》亦刊发报道认为,“仅以成交量论成败显然有失偏颇”,并认为“沪港通的重要感化还在于为中国成本市场改良开放与国际接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模式和蓝本”。
《人民日报外洋版》在11月19日亦有报道针对舆论中关于沪港通热度不足的概念,认为“这个论点不能说错,但至少没抓住重点”,并提出“安详平稳就是最大成绩”。
两地监管者对沪港通的存眷点亦主要放在了平稳和安详上。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沪港通”一周年总结暨研讨座谈会上颁发讲话,认为“自正式开通以来,沪港通经受住了国际和内地成本市场大幅颠簸检验,实现了预期方针。”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则于11月5日颁发博文,个中回应一些媒体对“沪港通成交量并不火爆”的提问,个中提到“运营的平稳和安详才是我们更为存眷的指标。在这两项指标上,沪港通给市场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除了成交量,部门市场人士对付沪港通开通前设想的一系列方针如今并未实现也有一些反思。
有市场人士提到:“沪港通开通整1年了,本来设想的缩小AH估值差别、引导价值投资、敦促A股市场健康成长等一系列方针一个都没有实现。在这一年里,倒是让投机资金在沪港之间倒来倒去,增强了投机气氛。”
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兼首席计谋师洪灏在其专栏文章中认为,“沪港通开通之后,小盘股和创业板继续跑赢大盘蓝筹股,而两地市场之间的估值差距反而更大。这些实际环境令市场共鸣大跌眼镜”,“沪股通每日的交易量占市场总成交额的比率往往只是在1 %阁下 。不难想象,如此小的成交量底子不能导致市场花样的变革”。
两地股市迥异
潜移默化仍需耐心
沪港通成交量之小,无法引起市场花样变革,但其存在让来自香港以机构为主的“智慧钱”成为一个新的指标。自10月中旬以来,沪股通持续多个交易日录得净流出,同期A股连续上扬,在11月18日,沪股通终于结束连续21天的资金净流出。
同日,《香港商报》颁发一篇署名为“子木”的评论文章,作者认为“境外资金在抄底内地股市上有很是强的判断力,数据显示,境外资金是在今年8月就开始放荡介入内地股市,到10月中下旬赢利已经比力可观”,境外资金连续流出的这一个月来,“固然盘面上红红火火,但是市场可操纵性很是差,除了追涨杀跌的散户,和蔼于哄骗股价,做黑幕交易的一些机构,是很难真正赚钱的。而这也不是境外资金所擅长的,所以境外资金连续凈流出也就是很自然的工作了。”
文章结尾提到,“因为境外资金在成本市场上有独到的眼光,可能会看得更远、更宽、更深。所以人们不能忽视境外资金连续流出背后的问题。”上交所日前就沪港通周年所宣布的数据亦显示,沪股通偏向,香港市场121家券商加入个中,投资者以机构为主,小我私家投资者占比力小。港股通偏向,内地94家券商开通了交易权限,已开通港股通交易的账户中,大部门为小我私家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占比力小。
舆论存眷沪港通一周年成就之时,海通证券宏观债券研究员姜超颁发了一篇阐明港股为何涨得慢的文章,这篇题为《什么钱该赚,什么不应赚?——港深路演随感》的文章阐明了两地成本市场的异同,在微博、微信等平台上得到很多市场人士的转发评论。
文章总结了成本市场盈利的三个途径,一是上市公司盈利,二是央行降准降息,三是来自散户的“傻钱”,港股涨得慢的原因在于香港没有央行、散户占比少,因而无法从央行降准降息大概散户处赚钱,独一赚钱方法来源于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长。
在沪港通是否可能缩小两地成本市场的差别,在A股市场实现引导价值投资的感化,有概念认为,沪港通以及将要实现的深港通,都应出力扩容,从而改变目前的市场花样。方星海在前述座谈会上亦曾暗示,“未来将继续完善沪港通、扩大交易额度与标的物范畴。”
当前舆论对沪港通的争议与期盼,或者都能用李小加在沪港通开通之初时颁发的博文中的一句话来回应,“沪港通是一座天天开放的大桥,而不是一场音乐会,无法用一周大概一个月的上座率来权衡它的成败。相反,它的价值可能需要两三年大概更长的时间才气获得验证。”
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篇文章:沪港通首年运行平稳机制仍需完善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谢谢合作!
![]() |
男子为“减压”砸车16辆 |
男子为了“减压”疯狂砸车16辆,更让人惊讶的是,面对民警的审讯,竟称:“ [详细] |
![]() |
KTV陪唱小姐被10岁男童 |
最近一段影片在大陆网友间热传,画面地点是在KTV包厢内,一名年约10岁的男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