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当前位置: > 财经频道 >

一月两次“发红牌” 李克强要对僵尸企业动真格

时间:2015-12-10 10:15来源:网易 作者:军长 点击:
李克强最近的一系列亮相已经明确,“僵尸企业”退出要让市场说了算,而不是靠当局决定谁“活”谁“死”。

  “僵尸企业”们该颤动了。

  短短一个月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已经两次给“僵尸企业”发了“红牌”。

12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事情专家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中新社记者 刘震 摄

  11月4日,李克强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集会时首次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僵尸企业”重组整合或退出市场,加大支持国企解决历史负担。

  12月初,在和专家们就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座谈时,李克强重申,要加快掉队产能裁减和“僵尸企业”退出,促进企业效益和资源配置效率回升。

  李克强两次要求“下场”的“僵尸企业”毕竟是什么?

  所谓“僵尸企业”,其实就是那些没有盈利能力,“求生不得”而又因为有放贷者或当局的输血而“死不了”,不退出市场的企业。

  李克强之所以要对僵尸企业“开刀”,是为解决困扰中国经济的一个痼疾。

  这个痼疾就是产能过剩。截至10月,产业出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已经持续44个月同比下降。PPI这么长时间的回落,已往仅仅在2008年至2009年、1997至1998年等经济疲软的时段呈现过。

  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度科技教育带领小组第二次全体集会。中新社记者 刘震 摄

  受产能过剩影响,企业赚钱更加艰难。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范围以上产业企业利润总额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个百分点,钢铁、有色、煤炭等行业全行业吃亏。“卖一吨钢铁的利润买不了一根冰棍”的故事多如牛毛。

  在这种环境下,企业扩大投资、加大创新力度就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心有余而力不敷,反过来又拖累了经济成长。

  中国人民大学国度成长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指出,产能过剩是中国此刻“最大的布局问题”,而僵尸企业、高债务企业以及严重过剩行业的一些企业无法退出,正是导致市场供需失衡的主要因素。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没有盈利能力的企业继续存活,除了进一步压低价格,扭曲市场之外,还会挤占资金、劳动力等资源,让原来效益不错的企业也随着遭殃。至于推进布局调解,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制造业整体程度,更是无从谈起。

  在这种环境下,下大力大举气把僵尸企业“挤”出去,也就顺理成章了。

  李克强最近的一系列亮相已经明确,“僵尸企业”退出要让市场说了算,而不是靠当局决定谁“活”谁“死”。他提出,要以市场为导向,尊重市场纪律,敦促企业兼并重组。

  具体来说,就是加大力大举度推进传统行业改革升级,用好技术、安详、环保、能耗等尺度,同时加大当局引导和金融支持。

 12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事情专家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中新社记者 刘震 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传授李义平对国事星期三说,中国化解产能过剩之所以多年未见明显成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市场机制不健全。因此,真正的长效机制在于依靠市场的力量,让有市场有能力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让没有盈利能力的企业自然而然被裁减。

  “提出以市场为导向,意味着官方摸准了正确的偏向。”李义平说。

  别的,“僵尸企业”多是国有企业,要让它们退场一定要求深化国企改良。

  官方环绕这一点已释放出清晰信号。在9月召开的深化国有企业改良和成长座谈会上,李克强就提出,要抓紧处理“僵尸”企业、恒久吃亏企业和低效无效资产,提高国有成本配置和运行效率。

  上月国务院宣布的《关于改良和完善国有资产打点体制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清理退出一批、重组整合一批、创新成长一批国有企业”,成立健全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加快裁减掉队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激发企业活力、创新力和内活跃力。

  别的,考虑到“僵尸企业”退出在短期内会带来银行坏账、职工下岗等一系列问题,需要刚强的决心和魄力,以及安稳的防风险机制。

  李克强已在经济事情专家座谈会上明确暗示,要“下定决心”提升改革传统动能。联系最近被高层频繁提及的“供应侧改良”,有理由相信,官方对“僵尸企业”开刀心意已决,一场真刀真枪的“裁减赛”即将揭开大幕。

(责任编辑:小路仔)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Copyright 2015 华夏资讯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声明:本网部分信息转载于其他网站,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72小时内与华夏资讯网联系 客服QQ:160144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