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付出作为一种便捷的付出方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使用。然而便捷的同时,通过非银行付出机构治理付出业务的客户资金风险案件却频频产生。 近来,《经济参考报》记者接到一些消费者关于银行卡被易联付出盗刷的投诉。对此,业内人士暗示,这袒露出部门付出机构一味追求付出便捷而忽视付出安详、付出系统存在严重缝隙、客户资金安详和信息安详难以获得有效保障等问题。 消费者:一个月内遭19次盗刷 损失5900元 家住湖北的王先生汇报《经济参考报》记者,本身于11月15日晚上7点在家中上网时,QQ邮箱提示银行卡有一笔100元的乐成交易记录。王先生当即查询该卡交易记录,功效发明从10月16日至11月15日,易联付出共分19次刷掉了卡中共5900元。“我当即打电话给易联付出反应环境,后凭据易联要求发送了回执,将证件照、银行卡照、通话清单照等均发给了易联方面。” 11月17日,也就是两天后,易联付出回覆称,按照核实,王先生在10月16日早上曾致电易联付出的020电脑语音电话确认付款,这说明刷卡消费环境是王先生知晓的,于是便未再跟进从此的交易。 对此,王先生无奈地汇报记者,“我都不知道那个020开头的电话是什么,也并没有接到过那个电话。” “由于这个所谓的呼入电话,易联直接否定我的所有提交质料,并不予跟进。之后我又打易联客服电话,客服说‘退款一事不关他们的事,是背景技术部分的工作’,而且汇报我只能通过邮箱与技术部分联系,24小时内会给我回覆,但我比及此刻都没有任何回覆。”王先生汇报记者。 令人感想蹊跷的是,王先生通过苹果APP交易记录查询到的这些钱款是被用来充值购置了游戏梦幻西游,但通过银联查询到的消费记录则是被用在了航空4511这个平台。“我拨打客服电话咨询,如果通过银联进行付出,那么时间上应该是银行第一方,银联第二方,最后才是第三方付出平台。但按照我查询的所有细节包罗易联付出给我邮箱发送的交易乐成邮件,时间上全部是错杂的,底子不是正规流程。”王先生对易联的交易流程提出了质疑。 对此,王先生说他曾致电易联客服,但对方无法给出解释。“我还打过银联的客服投诉,银联暗示,这是易联提交的交易,需要去找易联解决。” 投诉不鲜见 无独占偶,方女士在21CN聚投诉网站也暗示,本身的银行账户于11月4日发生过4笔异常交易,个中1笔50元,1笔100元,1笔100元,1笔50元。这几笔也是通过易联付出平台以及北京帮付通科技有限公司付出的。 田女士称,“本人并无在此期间使用过该付出方法作过任何消费,甚至在此之前并未传闻过易联付出,故认为该款项为他人犯科盗用”。“易联付出平台未经本人答允,却生存有本人的所有重要信息;未经本人答允,无故盗刷本人银行卡内钱款,该平台存在重大缝隙。”田女士投诉道。 辛先生于11月22日下午5点34分也产生了银行卡被盗刷。辛先生暗示,因当天手机没电,抵家比力晚归去就睡觉了,第二天醒来却发明银行短信提示前一天易联消费了285元。辛先生立刻拨打银行客服咨询消费环境,银行事情人员称该笔消费产生在易联,需联系易联给以解释,并把卡冻结了,称可能是盗刷。辛先生随后拨打易联客服,易联称该笔消费为手机充值,充值手机为新疆号码。“易联的问题给许多人带来了资金损失,存在安详隐患。”辛先生直言。 易联付出:“凭据通例环境是不会产生问题的” 对此,《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了易联付出风控总监冯存婷,她汇报记者,“易联付出在2011年就拿到了央行的相关付出牌照,因此在刷卡流程、安详尺度等方面,都是切合央行尺度的,凭据通例环境,是不会产生问题的。” 至于为何消费者的银行卡会被盗刷,冯存婷暗示,“可能是由于用户的银行卡信息、取款密码、身份证信息等通过某种途径被犯科获取,大概本身丢过相关证件。目前互联网上有许多木马、垂纶网站、网络诈骗信息等,这些都可能使得用户的银行卡信息和身份信息被盗,如果是因为这种原因的话,实际上是用户本身的问题所致,用户需要注意保管好本身的种种敏感信息。” 对付频发的盗刷事件,是否是由于该系统自己存在缝隙,冯存婷汇报记者:“如果有系统缝隙,有关部分也不会等闲发第三方付出的牌照给我们。” 有数据显示,盗刷事件中有近半都是通过第三方付出平台进行的,其风险缝隙袒露无遗。凡是,对一些第三方付出平台的快捷付出方法,发卡银行与第三方付出平台间多为默认开通,非法分子只要得到持卡人的银行卡号和手机号,通过向持卡人手机发送不明链接,诱使持卡人点击后将病毒植入手机,病毒软件将每次快捷付出的短信验证码截取后转发给非法分子,就可以进行多次小额付出交易,且不易被持卡人觉察。 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非银行付出机构以处事电子商务成长和为社会提供小额、快捷、便民的小微付出处事为宗旨,适应公家日益增长的本性化、差别化付出需求,网络付出处事获得快速成长。但是付出机构在迅速成长的历程中,相关问题和风险不绝显现,消费者未能获得有效掩护。 对付此类安详问题,消费者也该当加强自我风险防控意识,在追求和享受付出便捷性的同时,应重视自身金融信息的掩护,提高对付出业务内在风险的警惕性。 (责任编辑:小路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