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旬一天的深夜12点多,杨建带上一条玄色的橡胶水裤,拿上头灯,骑着摩托车仓皇出了门。他要赶到20分钟车程外的洗猪滩上。 河滩上已经有许多人,本该漆黑的河流和两岸,成百上千盏亮白色的头灯交相辉映。杨建慌忙停好摩托车,穿上雨衣, 戴上头灯,从岸边竹林里摸出他之前藏好的铁锹就下了水。其时气温在10摄氏度阁下,另有人索性穿戴短裤在河中走动。有人不小心被石头绊了一下,摔到酷寒的水中,又顿时站起来,混身湿透,哈哈大笑。 他们挖的是河滩上一种黄褐色的石头,手电筒能照透,上面有指甲印般的斑纹。就是这一块块石头,搅动了四川省合江县南滩镇的糊口。从11月12日开始,整个小镇都陶醉在对石头的憧憬和喜悦中。就在那一天,镇上的人目睹了“点石成金”。 有人刨出路边不知谁种的红苕,当场烤了吃,有人摘柑橘果腹,橘子原来是用来喂竹鼠的 河程度缓地流动着,气温逐渐下降,可各人的热情不减,不时传来欢呼声。 “你来看下我这个。”“哎呀,我挖到个3斤的!”“这种白色的没用。”这样的交流一直飘在河面上。 杨建低着头,用铁锹处处翻挖,不放过每一块看起来可能卖出大价钱的石头。每挖到一块石头,他就放进肩上背着的箩筐里。纷歧会儿,他的身上就满是水珠,分不清是汗水照旧河水。 在南滩镇,杨建是最早挖石头的人之一。他是做铝合金门窗生意的,在镇上有个店面。去年年底,他听人说,有重庆人挖石头卖了大价钱。他就留了个心眼,在网上专门查了一下重庆人挖的石头,并和本地的石头作比拟。他发明,两种石头有点类似,很像网上所谓的“桂花玉”。自此,他就有一天没一天,到河滩上捡石头。厥后,有几小我私家随着他捡。 转机呈此刻11月12日。这一天临近中午,有人看见,在镇当局劈面的南塘街,有外地老板花几万元收走了从洗猪滩上挖到的石头。最风行的版本是:这个老板一共带了十几万元来南滩,收了许多多少石头,直到把钱花完,没有留下姓名和联系方法。而故事中的主角,只认可本身卖了4000元。 各人传得有板有眼,底子忽略了听说的真伪。整个下午,这个高价收购石头的动静在小镇上迅速发酵、流传。很快,镇上的居民弄清了挖石头的时间、所在、路线和东西。当天晚上,镇上不少居民赶到了洗猪滩。洗猪滩的上游有水库,白日放水发电,夜里关闸蓄水,水落石出,适于挖石头。 那天,像往常一样去挖石头的杨建忽然发明,通往洗猪滩这条荒僻狭窄、坑坑洼洼的土路上挤满了摩托车,以及许多背着箩筐、扛着铁锹步行的人,有年轻人、中年人,也有六七十岁的老人。以往骑摩托车20分钟能到的处所,这一次,杨建花了1个多小时才到。 随后的周末,挖石头的猖獗劲达到最岑岭。下到洗猪滩的山路原本荒草丛生,蜿蜒陡峭。但此刻居然被人们踩得杂草匿迹,路面平滑;之前横在路上的竹子,也被人掰成了U字形,屈成一道门槛。 攀湾村村民蒲思云家位于山路和土公路的交界处,是下河的必经之处。那些天里,他家门前24小时有人经过,蒲思云都睡欠好觉。熟人会把连体水裤挂在他屋子外的柴棚里,夜里起来一看,像吊着一排人。家门前的坝子上停满了摩托车,一直排到了外面的路上。 挖石头的人,凡是会在早晨陆续爬到蒲思云家的坝子。有人刨出路边不知谁种的红苕,当场烤了吃,有人摘柑橘果腹——橘子是蒲思云种的,原来是用来喂竹鼠的。 一时间,这座原本位置荒僻、平时除了主人就只有1000只鸡和100只老鼠的养殖场,忽然成了每天欢迎上千人的“另一个镇中心”。其影响力甚至凌驾南滩镇,因为来挖石头的另有四周的甘雨镇、白鹿镇人。 各人在这里谈论着一晚的收获、石头的最新价格、某某又卖了几多钱……蜚语迅速蔓延到镇里,一拨接一拨的人插手挖石头雄师。几天下来,河滩上已充满大巨细小的坑洞。 南滩镇当局顿时动作:送石头鉴定,到河滨劝说。镇长、书记、派出所的警察都出动了,10人阁下的劝说团拿着高音喇叭在河岸喊:别挖了,不安详;动静是假的,经鉴定石头不是宝石;挖掘会粉碎河流…… 河里的近千人则人手一个铁锹,对喇叭声置之不理。偶尔有人回应:我拣石头,又不犯罪! 直到18日,合江县警察出动,南滩镇人的动作才略谨慎。两天后,全镇遍地张贴了由南滩镇、白鹿镇、甘雨镇人民当局、合江县水务局和合江县公安局联名宣布的公告,列出了挖石头得罪的具体规矩。同时,另有当局的巡逻队在河滨彷徨。但这仍否决不住一些人鬼鬼祟祟下河。 镇上的男男女女出门的时候,除了钱和手机,还习惯揣上一两块石头。他们手插在口袋里来回摩挲,一看到疑似收购石头的外地人,就拿出“宝”来晃一眼 河面暂时安静了,但镇子里,石头引发的躁动和但愿仍在滋滋作响。 在饭桌和牌桌的闲谈中,石头起初是100元一斤,然后是200元、300元;一周后,400元一斤也不算高了…… 关于杨建的传言最怪僻。有人说他卖石头的钱买了车另有剩余,有人说他卖了100多万元。但杨建汇报记者,他至今只卖出了6100元。 杨建开始挖石头的时候,镇上还没有橡胶水裤卖。石头风潮一起,回响快的商人,马长进了一批水裤和铁锹,在“今年生意很难做”的南滩镇,它们迅速被抢购一空。 甚至在南滩小学,课间最热门的话题也是石头。家长挖过石头的孩子叽叽喳喳说着河滨的事,家里没去挖的是少数,插不上话,有些沮丧。 11月17日,在媒体报道了南滩镇“千人河滩挖石头”的现象后,小镇更热闹了。固然报道里明确提到,经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13地质队实地勘查,南滩镇河里的石头就是普通的石英石,但慕名来镇上“收宝”的人照旧多了起来。 镇上的男男女女出门的时候,除了钱和手机,还习惯揣上一两块石头。他们手插在口袋里来回摩挲,一看到疑似收购石头的外地人,就拿出“宝”来晃一眼,机敏而神秘地问:“收石头的?”眼里的渴望,比手上的石头更亮。 11月22日中午,一个穿戴深赤色格子衬衫的中年汉子来到镇上收石头。他的到来顿时引起一阵纷扰,窝在没开灯的店面深处的居民,像急雨后的蘑菇一样,一朵朵钻了出来。 一开始,他在南塘街西头的蛋糕店收了一些石头。一些人绝不客气地涌到正在交易的店里,十几小我私家叽叽喳喳地问女主人几多一斤,卖了几斤。“200块……四五斤吧。”她答复得很勉强。 当买家在蛋糕店旁的楼里挑石头时,一个小伙子提了两桶石头赶到楼下。20分钟后,见收石头的人还不下来,焦急的人群冲到了楼梯间。小伙子硬是把几十斤重的石头提到了二楼。 他还没来得及开口,一个老太太楼赶下来,手里握着一枚碧玉的弥勒佛:“这是我妈的妈给我妈,我妈又给我的,你收不收?” 功效这个买家被另一个穿围裙的汉子拉走了。小伙子赶到楼下时,买家已经没影了。小伙子气得骂了几句。 灯具店女主人留在家里守店,她没力气把石头抬来抬去,就坐在门口等。从路西头到路东头,副食店、“丧事一条龙”——不管本来是卖什么的,这会儿都在等候着卖掉石头。 杨建没遇上这个红格子衬衫买家。南滩镇不让挖石头了,他就到更远的处所“拓展事业”。中午一回家,他碰到了另外两个开着江西牌照车的买家,500元一斤收了4斤,2000元。 (责任编辑:小路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