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28日电 (陈鸿燕) 正值“玄色星期五”,中国A股再现大跌,沪指重挫5.48%,创3个月来最大跌幅。阐明认为,几个利空因素不容忽视,一是证券业“地动”连续发酵, 6家券商相继被查;二是监管层叫停融资类收益交换,股市去杠杆加码;三是下周IPO将正式启动。 “国度队”6家券商相继被查 券商板块重挫9.76% 27日早间,海通证券沪港两地股票忽然姑且停牌,引发市场极大的存眷。有外媒报道称,海通证券停牌的主要原因是因未披露公司正被证监会观测立案。当日盘后,海通证券宣布通告,证实公司已被证监会立案观测,且在26日时已收到观测通知书。 值得注意的是,11月26日,中信证券与国信证券两家券商同时也收到证监会的观测通知书。三家券商均称,因公司涉嫌违反《证券公司监督打点条例》相关划定,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观测。对付涉嫌违规的具体事由,3家券商目前仍未对此作出回应。 8月25日晚间,海通证券、广发证券、华泰证券及方正证券4家上市券商均通告,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观测,原因包罗因涉嫌未按划定审查、了解客户身份等违法违规行为等。至此, “国度队”21家券商中,已有6家相继被立案观测。 A股市场上,周五券商板块暴跌9.76%,中信证券、国信证券、华泰证券、方正证券等15只券商股集体跌停。海通证券因姑且停牌,“逃过一劫”。 券商自营净卖出解禁 阐明:监管层对付市场信心加强 针对网络上传播《关于打消证券公司自营股票每天净买入要求的通知》文件,证监会在27日召开的新闻宣布会上暗示,证监会日前下发了该文件,相关环境属实。 6月份“股灾”产生后,7月9日,证监会印发《关于督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配合做好维护证券市场不变运行事情的通知》,就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维护市场不变作出了陈设,个中包罗“保持股票每天自营净买入”的要求。21家券商响应招呼,决定集体增持。以2015年6月底净资产15%出资,合计不低于1200亿元,用于投资蓝筹股ETF。同时,21家券商答理,上证综指在4500点以下,在2015年7月3日余额根本上,证券公司自营股票盘不减持,并择机增持。 有券商阐明师暗示,打消证券公司自营股票每天净买入要求的通知,与4500点不减持是两回事。自营盘7月4日前仓位维持4500点不减的自发答理未变,之后维稳要求的净买入可以卖出。该阐明师认为,此事件对市场影响有限,流动性宽松花样下市场趋势未变。 有市场阐明认为,券商自营净卖出解禁,也意味着监管层对付市场的信心在加强。还有阐明预测,券商自营净卖出解禁,意味着券商可以自由卖出所持股票,释放出的部门资金或将流入创业板。 股市去杠杆加码 融资类收益交换叫停 另外,针对近日媒体报道的“中国证券业协会叫停融资类收益交换”一事,证监会27日暗示,近日,出于对市场整体风险的考虑,为范例证券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中国证券业协会按照有关自律打点法则,要求证券公司不得通过场外衍生品业务向客户融出资金,供客户进行证券交易。 所谓股票收益交换是指客户与券商按照协议约定,在未来某一期限内针对特定股票的收益表示与牢固利率进行现金流互换,是一种重要的权益衍生东西交易形式。该项创新业务于2012年底启动试点,首批得到试点资格的有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银河证券、招商证券、光大证券等6家券商。 华宝证券的统计数据显示,报价系统运行至2014年底时,已有21家证券公司开展了5833笔权益交换交易,累计初始名义金额4121.99亿元。 业界暗示,权益交换业务杠杆最高可达5倍,凡是在2~3倍之间,远高于场内融资的1倍杠杆率。此次监管层叫停此项业务,针对的主要是通过收益交换形成的融资杠杆。从短期来看,由于收益交换集中度高并且期限短,对个股股价短期走势影响较大,此次叫停将对有收益交换资金介入的个股造成较大压力,短期股价可能面临较大风险。投资者需警惕市场回调风险。 “这是控制杠杆的范例法子,并不会改变2850点以来的慢牛花样,也不会改变市场趋势。”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指出,以前市场会大跌是由于在清理存量,这一次叫停和清理存量是有本质区此外,只是不能做增量,对市场的影响是有限的,因此市场对此要作出正确的理解,不要恐慌。 证监会27日暗示,在近几年的创新成长中,为适应客户风险打点的需求,证券公司探索开展了场外衍生品业务。但实践中,部门证券公司操作收益交换业务向客户融资买卖证券,实际演变为一种配资行为,偏离了衍生品作为风险打点东西的本质。另外,证监会还称,将进一步清理整顿违法配资,范例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涉嫌配资的私募资管产物。 (责任编辑:小路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