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1月28日电 (刘辰瑶 陈溯)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28日在此间暗示,要想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条件下实现2020年达玉成面小康的方针,应在未来五年内连续实行扩张性的经济政策。 10月27日至28日,第十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在北京举行,高培勇在28日的致辞中如是表述。 据悉,凭据“十三五”计划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方针,到2020年中国的GDP和城乡人均收入要实现翻两番。高培勇阐明,按照目前的数据计算,这一方针意味着到2020年中国GDP的总值将到达8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都市居民人均收入达38000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到达11800元。 10月底,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共中央党校讲话中指出,要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未来5年每年GDP增长应为6.53%。 “在未来5年,中国将迎来一个倒逼宏观经济政策扩张效应的大情况。”高培勇将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方针比作“天”,而中国目前正处在“地”上,他指出,从“地”到天需要一个桥梁,而这个桥梁就是宏观经济政策。“这座桥梁出格需要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扩张性效应来实现。” 考虑到当前的国际经济的形势和海内经济成长新常态的非凡配景,高培勇认为,仅仅研究年度性的扩张是不足的,未来五年中国很可能都处在周期性的扩张进程傍边。 高培勇还强调,要及时加强对宏观经济政策总效应、净效应的评估,通过将钱币政策效应和财务政策相结合,整体评估宏观经济政策的效应是否是扩张的、扩张的效应与所需要的效果是否有距离,从而作出相应政策调解。 “全面小康能否实现、宏观经济政策是否能够发挥实际效应,更多要取决于我们改良的进程。”高培勇指出,整个“十三五”时期不只仅是宏观经济政策的机关问题,不只仅是宏观经济政策的扩张性效应得以连续的问题,还包罗全面深化改良方针的实现问题,“事实上只有全面深化改良的方针能够凭据既定的时间表得以到位,才可能使我们确保或打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样根基方针得以实现的根本。”(完) (责任编辑:小路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