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暗示,交易范围低于市场预期的主要原因在于两地的交易制度和交易习惯差异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截至11月13日,沪股通已经持续19个交易日处于资金净流出状态,这是沪港通2014年11月17日开通以来最长的净流出周期,外资借道沪港通累计撤出资金凌驾245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11月13日,沪股通资金继续泛起净流出状态,当日流出资金约为0.1亿元,每日额度剩余资金约为130.10亿元,总余额约为1792.48亿元。港股通当日资金流入6.65亿元,每日额度剩余资金98.35亿元,总余额为1582.00亿元。 南方基金首席计谋阐明师杨德龙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暗示,A股市场经过近一年的反弹,估值以及调解压力在进入三季度后明显高于港股市场,使得前期赢利的境外资金在兑现收益后选择迅速离场。同时,A股市场在今年三季度一度暴跌,使得内地当局采纳多项限制法子进行维稳,但同期的港股市场则表示更为灵活,这也导致了部门资金选择退出A股市场,进入港股市场寻找投资时机。 “另外,跟着美联储12月份加息概率的逐步增大,导致美元升值,这也会对人民币资产投资带来必然攻击。因此,部门境外资金需要借助沪港通平台从A股市场撤出。”杨德龙暗示。 今年11月17日,沪港通将迎来周岁生日。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在万众等候中正式开通。按照内地及香港证券监管机构的布置,沪港通对人民币跨境投资额度实行总量打点,并设置每日额度。个中沪股通总额度为3000亿美元,每日额度为130亿元。港股通总额度为2500亿元,每日额度为105亿元。但在这一年里,沪港通却没有完全凭据此前市场预期的那样运行,交易范围更是低于市场预期。 数据显示,自去年11月17日以来,沪股通累计成交15305.36亿元,日均成交67.13亿元,单个交易日最高成交纪录为今年7月6日的233.88亿元。港股通累计成交7382.71亿元,日均成交32.96亿元,单日最高成交纪录为今年4月9日的260.91亿元。而同期A股市场的日均成交金额高达1.07万亿元,沪股通日均交易范围仅相当于A股市场日均交易额度的0.63%。 著名财经评论家温鹏春向《证券日报》记者暗示,导致开通一年以来沪股通交易范围低于市场预期的主要原因在于两地的交易制度和交易习惯差异。 温鹏春认为,从A+H股溢价套利来看,尽管部门港股具有吸引力,但港股市场的活泼度明显较低,因此也导致了交易范围的减少;加之全球成本市场的动荡以及A股市场6月份以来所呈现的震荡,导致投资者情绪呈现回落;而宏观面经济放缓的新常态,也间接导致了交易范围的减少。 证券日报 见习记者 杜雨萌 (责任编辑:小路仔) |